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22年CMA考试资料(视频+题库)2022CMA报名条件

2022年CMA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短信提醒

2022CMA考试大纲题型 

如何开始学习CMA?怎么学习?

CMA管理会计凤夙老师免费入门课来围观啦!
查看: 2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志成:稳住市场和信心,才能更好稳增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3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投资,有时候是能够极大地拉动内需的。从目前来看,高投资恰恰是很多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抓手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但在笔者看来,稳增长并不等于是加大投资。眼下,急着加大投资很容易走老路,何况各地政府已经没有多少钱,银行信贷也难以放松。投资要考虑到长远利益和宏观效果,但稳增长必须抓住要点,不能再盲目地乱投资。

  要点在哪?在市场,在信心!市场低迷,何来信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表现尚可,那是因为长期高增长的惯性作用,是因为经济下滑的“逻辑链”还没有殃及到所有的产业;是因为夏粮丰收,秋粮长势也不错;是因为各地的工地和大型企业还在生产虽然出厂的工业品已经卖不起价钱。笔者感觉到,市场再低迷下去,迟早会使更多的工厂选择停工,更多的工地选择下马,而经济下滑趋势在7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中仍然没有明确的改观,7月制造业指数仍然在下滑,预计其他数据也不乐观。

  笔者在各地考察中发现一个现象:7月下旬以来,很多大型钢铁厂都决定 “检修”高炉。柳钢对一座2000立方米的高炉进行停炉,时间约为45~50天;沙钢则对2500立方米的高炉封修20天左右,另外还有包括武安新金、普阳等多家钢铁企业也有不同程度的高炉减产计划。企业主动减产是好事还是坏事?肯定会影响GDP,但对恢复市场活跃度却是好事。中国经济当前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而很长时间以来,明明知道产能严重过剩,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却拒绝减产,而且是越亏越产,越产越剩。为什么?表面上看是市场竞争残酷,每一个企业都不愿意为别的企业腾出市场空间,失去客户,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贸然停下高炉,银行、税务、地方政府就要找上门,企业的信誉和市场影响力都将成为负面。而恰恰是这种宁亏不减产的短视行为,使得钢铁行业产能更加严重过剩,钢材价格一个劲地下滑,目前钢材已经卖到了“白菜价”。这就是GDP增速还在7.6%,而企业利润却已经跌至历史低点的原因。

  当前稳增长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保GDP,不是再让一些已经没有市场的企业继续维持生产,而是下决心牺牲一些GDP,通过限产保价保市场。笔者在调研时发现,目前各地政府都在积极研究“稳增长”措施,但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在争着上大项目,搞大开发,大投资。先不要说具体的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只说钱从哪里来?指望贷款闸门大开,那是不可能的。相反,只要一听说那个工厂停工了,检修了,所有的商业银行都会上门催债。而笔者以为,这恰恰是各级政府应该有所作为的时候,要对停产限产的企业加以保护,甚至要给予鼓励。企业按照市场状况考虑减产限产,宏观经济环境能够得以改善,市场价格能够稳住。这才是要点!

  沪指已经快跌破2100点了,这也是要点!稳市场,稳投资,关键是稳信心,提振信心。而信心在哪?在股市。中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怎么稳?目前货币政策还有极大的放松空间,如果央行动作依然缓慢,股市依然低迷,各地想加大投资,没有钱;投资者想加大投资,又对政策取向和投资标的充满疑惑,如何稳住投资?要想稳住投资,必须先稳住市场,让股市回升,让物价尤其是工业品价格稳步回升。当前最重要的改变还要看政策面,让市场慢慢调,可能经济还要下滑0.5个百分点,还有更多的企业要亏损。因此,稳增长急需改变预期,稳增长就是不能容许经济继续下滑,亏损面不能再扩大。短线就需保增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狂赞狂赞 踩一下踩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MA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