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非营利组织的预算是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在财务上的体现,它能使非营利组织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使稀缺的资源产生最大效用。同时,非营利组织的预算也是政府分配资源方式的具体体现。因此,预算是搭在政府财政部门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桥梁,也是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财务控制所使用的主要手段。通过对预算管理方式的改革,促进预算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从而增强政府财政部门控制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收支行为,以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控制和监督,提高其经营绩效、支付能力和工作效率,这对于发挥非营利组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相互补充和配合具有重要意义。
非营利组织进行预算管理是市场的要求。非营利组织虽然处于非物质生产领域,但同样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为社会提供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商品、劳务的购买者和消费者。因而非营利组织介入市场,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去办事,要处理好组织内部各方面的分配关系,发挥组织内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运营效率,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非营利组织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非营利组织进行预算管理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要求非营利组织引入竞争机制,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实践证明,非营利组织仅仅依靠公益捐赠和政府投入来谋求发展是行不通的。只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使稀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组织建立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机制,获得竞争优势,才能持续存在,健康发展。因此,客观上要求不断改革和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控制制度,在财政政策上为非营利组织降低成本、合理利用组织内部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起一个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财务控制体制,保证组织内部的财务活动规范、高效以及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