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缺少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占据我国国民体系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经济领域最为活跃的经济力量。中小型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特点和优势,生产灵活,成本低,效率高,同时也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我国现有的金融秩序下,中小型企业贷款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贷款难固然有企业诚信缺失等原因,但还是和中小型企业缺乏系统的财务知识,过度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财务管理有关,喜欢片面追求一些“热门”产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更是无视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盲目认为什么行业都可以做,什么行业都能够做好,有利益能创造财富就做什么,有些中小型企业甚至片面认为国家调控什么就应该上什么。还有就是对项目的投资规模、资金结构、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来源等缺乏科学的筹划与部署,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仓促上马。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行信贷,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有忽略了财务管理,企业会计账目就会混乱,管理者无法及时获得最新财务信息,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得不到控制,就很难赢得银行的青睐,也影响到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客观性和及时性。
2.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中小型企业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但一些中小型企业不顾成本不惜代价,不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贷款。在借入资金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型企业进入了靠贷款维持生存的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在国家实行较强宏观调控力度的条件下,中小型企业要获得固定资产就比较困难了。所以一些中小型企业就采取变通的办法,擅自改变贷款途径,将短期借款用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
3.财务管理模式僵化,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中小型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小型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还有就是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使得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混乱。有的财务人员偏重记账而忽视财务管理。有的财务人员不能通过财务分析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并尽早地解决问题,只有当出现重大问题时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使经济危局难以挽回。而且不少财会人员受制于领导,不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不重视财务管理,不开展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