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22年CMA考试资料(视频+题库)2022CMA报名条件

2022年CMA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短信提醒

2022CMA考试大纲题型 

如何开始学习CMA?怎么学习?

CMA管理会计凤夙老师免费入门课来围观啦!
查看: 22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性格内向者的职场突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5:2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职场上,外向性格主导的工作格局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内向性格则更多地被曲解为一种性格缺陷。性格内向的人为了融入环境,甚至不得不暂时压抑自己本来的天性,强迫自己变得“外向”起来。

  除了刻意改变和被动适应,性格内向者怎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机会、信任和一个宽松友善的职场环境?

  近期的一则新闻,似乎成为性格内向者在职场中弱势地位的最好诠释:一名27岁的报考者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而且面试成绩和总成绩排在报考岗位的第一名。但此后,她却接到了招录单位人事处的电话,称她“岗位匹配度不够”,理由是性格内向,被取消录用。

  当我们聚焦于事件本身时会发现,如今这个推崇竞争、追求效率、强调人际关系、比拼体力精力的职场大环境,似乎一开始就是为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准备的。他们擅于沟通,认识很多人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朋友;他们精力充沛,喜欢处于各种各样的事情之中;他们反应迅速,因此更容易成为会议室里的主导者和团队中的意见领袖。  

  有数据显示,在人群中,性格外向的人占75%左右,这就是说,作为社会上的大多数,性格外向者影响了整个文化以及对性格内向者的看法。有人做过研究,无论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都倾向于认为,理想的自我应该是性格外向的。可见,我们生活在迎合、赞美外向性格的文化之中,我们都明确地知道,外向性格是应该的、更好的。

  在职场上,这种外向主导的格局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内向则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性格缺陷。内向者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甚至不得不暂时压抑自己本来的样子,强迫自己变得“外向”起来这让他们感到很大的压力,反而更不利于发挥潜能。

  除了伪装,性格内向者的出路在哪里?

  莫名其妙的差评

  曾经接触过一个实习生,她简直是我所有见过的人里,最“闷葫芦”的一个。

  每天,她进办公室时冲大家说一句“早”,下班时打个招呼“要是没什么事我就走了”,除此之外,这一整天待在办公室的时间,她能独自坐在角落一言不发,翻阅资料或者拿着本书全神贯注地阅读。

  这样的工作状态很容易得到差评,尤其是在其他实习生恨不得对指导老师贴身紧逼的强烈对比之下,我能感觉到,办公室里的每个人对“闷葫芦”都有一种隐隐的不满。

  对“闷葫芦”来说,这样的差评并不公平,因为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就工作本身而言,其实她并没有比其他实习生少做了些什么。唯一的区别是,其他的实习生把领导布置的任务交上去之后,会三番两次地追着问:“怎么样?能过关吗?还需要我怎么改一下?”而她却从来不主动说一句话,除非指导老师走过来告诉她,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似乎也不是。文案几经反复,推翻,重来,再推翻,再重来,她每次都微笑着欣然接受,从不闹脾气使小性,甚至连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别人遇到困难更愿意追着老师请教,而她获取经验的方式是一遍遍翻阅资料,自己从中提炼总结。你怎么能分辨这两种方式哪个算是工作态度更积极?

  当我后来意识到这些的时候,这个“闷葫芦”早已远离了我的生活,并且再不会有机会重逢。说实话,当年我也是给了她差评的,并且给得理直气壮:“一个实习生,怎么能这样?!”直到不久前,和一个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朋友聊天时回顾起这段往事,他听了我的抱怨之后忽然说:“你从来没打算公平地对待她。”

  醍醐灌顶。

  我发现,“怎么能这样”的不满中其实隐含了一个预设,那就是我们把外向者的方式当成好的、正确的、有效的、唯一的,全然无视与之相反的内向者正在以其他方式默默作出的努力。尽管从结果来看,二者的工作在质量和数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工作态度也无从指摘,但标准的倾斜已经很难让人们心里的天平回到平衡状态。

  现在想来,如果当初我可以放下成见,从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方式的角度来对待这个内向的实习生,试着理解她的个性,接纳她的节奏,或许我们的合作会顺利很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狂赞狂赞 踩一下踩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MA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