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信息的桥梁。作为信息披露载体的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上市公司对年报、季报等定期报告内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频繁变更,引发了市场疑议。
人为突破准则界线
统计显示,仅上周两市就有25家公司发布了修正和更正公告,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涉及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一季报的相关内容。记者初略统计,今年以来有超过300家的上市公司发布了有关业绩修正的公告。上市公司缘何如此大规模修正业绩?
马靖昊:上市公司频繁修正年报信息的原因就是目前应计制会计体系下,存在大量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上市公司在具体核算时,可能会故意突破准则的界线,模糊假账与会计差错的区别。假账的更正被视为“会计差错更正”不寻常。
赵刚:根据证监会的退市要求,部分ST股有可能通过对年报信息的调整规避暂停上市的风险。另一个原因是,会计原则采用的不同。以森达林业为例,由于2011年业绩快报修正前后差异过大,证监会四川监管局要求其整改。公司2012年3月27日发布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2月29日业绩快报披露的盈利1837.13万元调整为亏损1612.67万元。公司对业绩调整的解释是,为有效控制预支款项,公司会计核算开始采用谨慎原则。
彭娟:业绩修正还有宏观方面的因素。首先,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行业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价格走低,利润下降。其次,受欧债危机和国际经济形势影响:经营和开发费用增长,汇率波动产生较大的账面汇兑损失。第三,低潮期大幅计提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最后,人力成本增长速度和幅度双重提高,加大企业成本费用负担。而后两点原因不排除有特别会计处理意图,在低潮年度亏损做足,以后盈利年份再调节处理,进行盈余操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