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熟谙中国最近30多年官方语境的读者,一定对“以时间换空间”这句话不陌生。事实上,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渐进性,导致很多问题都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这样一来,在不管黑猫白猫先发展起来再说的操作思路下,时间与空间看似万能的转换器,屡屡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是“姓社姓资”的这样充满时点决定性的问题。
然而,今天这个曾经百试百灵的转换器已近乎失灵。
比如,2008年底的4万亿元惨痛教训尚未汲取完,所谓“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规模可能达到2万亿”的舆论准备已开始闪烁其词地粉墨登场。从朴素的经济学常识观之,投资在最近一个10年所发挥的经济拉动作用,已悄然走过边际效应的临界拐点。换言之,同等数额的投资所产生的有效拉动作用和财富累积,甚至已经开始小于投入本身。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前院长、着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曾在《资本主义的未来——当今各种经济力量如何塑造未来世界》一书中写到,“信念和技术和谐时,社会就繁荣;不可逆转的信念和技术的变化不和谐时,社会就衰落。”按照这一逻辑,在当前民智已开、市场经济意识不可逆转的民间信念态势下,急需抑制强势国有资本沿着非市场路线继续“野蛮生长”,同时对于长期“无故加之而顽强发展”的民间资本彻底砸烂一切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各类门槛,直接用空间释放的手段,来力挽救有硬着陆风险的中国经济狂澜于即倒。
同时,从管理层的心态准备上,直接调空间的经济政策执行也和之前“以时间换空间”的那种假装看不见的鸵鸟心态全然不同,这更需要决策者直面“打破垄断,与强势既得利益集团死磕”的淋漓鲜血,以及正视“审批权力萎缩,一切越来越不能尽在掌握”的惨淡人生。
从这个逻辑上看,前段时间出台的有关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各个计划经济堡垒的政策密集出台,也表明管理层已从世界观的层面有了这样的心态准备。上月底国资委发布《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发布《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要点的通知》,银监会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