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22年CMA考试资料(视频+题库)2022CMA报名条件

2022年CMA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短信提醒

2022CMA考试大纲题型 

如何开始学习CMA?怎么学习?

CMA管理会计凤夙老师免费入门课来围观啦!
查看: 13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土“通病”:过度营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09:3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观来说,中国很多本土医药企业,营销表现并不差,甚至能玩到极致。医药行业各种营销手段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推广方式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概念更是满天飞舞。但我们却悲哀地发现,我国1.6万多家医药商业企业的销售总规模,却比不上美国一家最大规模的医药商业公司销售总额。这么多花样的营销,却收获了一地鸡毛,让人羞愧。也难怪先声药业集团董事会主席任晋生感叹了:“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各行各业都在飞快地追赶世界水平。然而,医药产业却是个长期停滞不前的特例,或许其不堪程度只有中国足球能比。”

  人才也未必是核心竞争力。当年国共逐鹿天下,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员工”,无论学历、资历还是数量,都比共产党高出几个档次,可是最后却是国民党败走台湾。空有大把人才,没有优秀的管理力,再好的人才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当然,战略也是一样。

  对医药行业了解越多,笔者就越不敢谈营销。从某种意义上讲,学院派与医药行业的操盘手谈营销,那是班门弄斧。营销在医药行业的运用,没有最“花”,只有更“花”。如果要给“过度营销”下个定义的话,可以是指企业在运作中过度依赖营销手段,如广告、促销、价格战、回扣甚至贿赂,而忽视了战略管理和系统管理,忽视长期竞争优势地位的建立。这,算不算本土医药企业的通病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狂赞狂赞 踩一下踩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MA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