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成熟,提高成本管控水平成为各大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其中,作业成本法在电信运营企业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韩国 电信等国际知名的电信运营商,都曾采用作业成本法模型建立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本核算和管控体系。最近几年,国内的几家主导电信运营商在作业成本法模型设计和系统实施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电信企业作业成本法基础模型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将企业在一定时期耗用的资源首先分配到作业(活动)上,再根据成本对象(产品或客户)耗用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上。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核算的优势在于,成本分配的过程中引入了“作业”这一层次,从而为企业提供了一张“经济地图”。该地图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企业资源的整个流动过程。这个经济地图不仅展示了企业“消耗了哪些资源”,同时揭示了“资源如何消耗”和“资源被谁消耗”。
资源。 资源一般是指企业在特定的时期内,例如一个营业周期所消耗的所有成本费用。针对电信运营企业,资源主要是指网络折旧、支撑成本、人工成本、营销成本和管理成本。电信运营企业的资源中网络折旧成本所占比重最大,一般在40%左右。因此,网络折旧成本分配过程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最终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各部门的主要活动或工作。作业的组合可以形成企业的运营流程,同样流程可以逐步细化到作业。作业是将资源与成本对象进行联系的一个媒介,因此作业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整个模型的合理性。
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作业成本法最终核算的目标。根据企业的市场策略可以设定不同的成本对象,一般来说,成本对象是指企业提供的最终产品。但目前电信运营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客户成本。客户成本是指从发现一个目标客户到获取客户和维持客户的成本。此外,渠道、销售区域、产品组合都可以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动因。 动因是指分配过程中的一些依据和比例,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用于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作业动因用于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动因的来源主要是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一些统计数据。例如,人员比例、工时调查、接听投诉电话次数等。
三步骤推进作业成本法实施
作业成本法的推行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和实施目标分阶段进行,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模型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模型设计是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模型具体设计本企业的实施模型,主要的工作包括:建立作业词典,建立分配关系,收集数据。系统实施是将设计好的一整套作业模型移植到选定的ABC软件系统中,并建立起与相关数据库的接口。系统维护主要包括数据更新、模型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