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22年CMA考试资料(视频+题库)2022CMA报名条件

2022年CMA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短信提醒

2022CMA考试大纲题型 

如何开始学习CMA?怎么学习?

CMA管理会计凤夙老师免费入门课来围观啦!
查看: 2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降息迫银行“让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08:5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银行业而言,两次非对称降息已经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发挥特色优势,找准业务着力点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从时间的安排来看,央行一个月内两次降息的举措多少显得有些紧凑,但从业者们却略显平静。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政策发布后,我们很平静。”谈及降息,某上市股份制银行人士只是淡淡一笑。

  然而言语之间,却总是能感觉到一抹的压抑与无奈。

  或许这样的平静来自于没有了内部紧急会议,没有了同业间频繁的交流与讨论。也可以说,这样的平静是相对于上月降息后的紧张与忙碌。

  同时,无奈或许来自于面对持续扩大的利率浮动空间,各项业务如何平衡与发展,既有远虑,又有近忧。援引前述银行人士的话,“压力越来越大,挣钱越来越难。”

  面对再次的非对称降息,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将其形容为“整个银行业又一次对社会的让利”,并预计本次降息可能减少银行上百亿元的利润。

  降息差减利润

  本次降息之后,一年贷款基准利率将下调0.31 个百分点,大于一年定存0.25 个百分点的调整,同时,贷款利率的向下浮动区间也进一步由此前的0.8 倍扩大到了0.7 倍。也就意味着,银行的存贷利差将进一步压缩。

  简单计算下来,如果按照存贷款利率可浮动的上下限执行,银行的存贷利差将降至0.9%,与两次降息之前2.4%的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以一年期贷款利率为例,目前可以达到的水平为4.2%(6%*0.7),而存款方面,银行最高可提供的利率为3.3% (3%*1.1)。

  业内人士认为,非对称降息将有助于缓解银行惜贷和企业慎贷的问题。“本次降息对于促进贷款增长是有积极作用的,实际贷款利率下降,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新增贷款可能会有所恢复,并且结合之前的数量放松政策,对经济增长会起到支撑效果,预计信贷需求会有一定上升,有利于各类投资增长。”天津农商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表示。

  当然,一方“得到”意味着另一方的“付出”。 郭田勇预计,虽然今年银行业的利润绝对值仍将比较高,保持正增长,但是利润增速会降低,大概在10%左右。而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本次降息对上市银行2012 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影响在 -2.07%至 -0.98%之间。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这次非对称降息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最近两年市场对银行利润不满所作出的反应,意在压缩银行利差;其次是试图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负担,刺激信贷需求;第三是技术方面的,在调息步幅由27个基点调整为25个基点之后,存款利率已成了5 的倍数,但贷款利率却一直未能调整为5 的倍数,此次调整之后,贷款基准利率全部成了5 的倍数。

  从具体行业来看,降息或许将调整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海通证券在报告中这样举例,加大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利润流入制造业,工程机械需要使用银行信贷销售产品,降息使得下游购买力提升,有利于需求放出,从基建投资的角度看,铁路、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利和保障房建设均需要低成本资金。

  对银行业而言,两次非对称降息已经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发挥特色优势,找准业务着力点显得尤为重要。“从同业的角度看,现在大家面临的市场环境是相同的,在利润被压缩的情况下,抢占市场份额的压力摆在眼前,这样一来,相信各家银行都会通过研究目标客户,找准定位,细分市场来实现独辟蹊径。”前述银行人士表示。

  在此,用未雨绸缪来形容银行业的反应或许欠妥,但这却是行之有效的。下一次选择哪个时点,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因为在业界,降息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如此急切的频率毕竟有些意外。而从过往来看,一个月内两次降息,在我国也实属罕见,对此,市场普遍认为,这一方面与6月份的经济数据不理想有关,另一方面则体现着国际“前瞻性”。

  中欧集体降息

  据了解,就在上周央行宣布降息不久,欧洲央行也宣布,将基准利率(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75%的历史最低水平,下调隔夜贷款利率25个基点至1.5%。同日,英国央行也宣布实行宽松政策,“在信贷条件趋紧、财政收缩、欧元区危机压力加大以及中期通胀不会超过目标的背景下,决定将量化宽松规模再扩大500亿英镑,计划在未来4个月里通过购买资产(主要是政府债券)向英国经济注入更多流动性,以此刺激经济增长”。

  从时间来看,我国央行的调整略早于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前瞻性”,是对欧洲经济所带来的冲击进行的预判。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更多地来自于政策上的协调,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曾公开指出,由于全球范围内很多经济体已经开始了大幅度的降息,中国如果保持较高利率将导致明显的息差,并可能导致资本流入和较高的资金对冲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央行降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国际潮流。

  从国内来看,由于6月份的经济数据不理想以及信贷投放或将低于市场预期,是央行选择加快降息“节奏”的主因。

  “这样的选择显示了央行货币政策放松力度明显加大,节奏加快,主要是为了增加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得到初步的控制,但经济增长比较乏力,为了防止经济进一步下降以及配合稳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降息是央行采取的一个必要措施。”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马君潞表示。

  而协同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鲁政委认为未来政策调整重点应转型监管指标。“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是,监管政策应纳入逆周期监管操作。在当前货币政策放松的情况下,贷存比、资本充足率却仍维持着上一轮经济过热时的水平,并已构成了对当前信贷投放的明显制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狂赞狂赞 踩一下踩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MA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