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22年CMA考试资料(视频+题库)2022CMA报名条件

2022年CMA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短信提醒

2022CMA考试大纲题型 

如何开始学习CMA?怎么学习?

CMA管理会计凤夙老师免费入门课来围观啦!
查看: 2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绩效指标划分思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0: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种划分思路:业务目标类、管理改善类和员工发展类

  第一种思路是按照绩效指标设置的不同目的分为业务目标类、管理改善类和员工发展类,相对而言,这种划分方式比较适合于单一业务或单一产品企业的员工绩效指标划分,业务目标类侧重于对企业经营活动成效的衡量,一般为结果性指标;管理改善类侧重于对企业现有经营管理过程改进的衡量,一般为过程性指标;员工发展类则侧重于员工的能力提升,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均有。

  1)业务目标类

  业务目标类指标侧重于对经营活动成效的衡量,一般为结果性指标,例如成本降低2%等具体指标设置,对于部分需要跨年度才能完成的绩效指标,则设定本考核期内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标准,例如拟定公司的库存管理方案等指标。

  2)管理改善类

  管理改善类指标侧重于对当前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改善的衡量,一般为过程控制类指标,其评估主要是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通过设置对企业至为重要的但目前还存在较大改善空间的改善类指标,可以驱动各级员工关注当前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推动企业投入资源、精力以改善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例如公司物流管理系统的改善要求,可将物流优化方案的评估作为考核标准,当然亦可将物流系统改善的结果性指标——单件物流成本费用这一量化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不过公司研发管理系统的完善要求,则从时间、质量、成本等角度来进行综合性的定性评估就比较合适。

  3)员工发展类

  员工发展类指标侧重于组织内部各级员工的能力提升,员工自身的能力提升可通过对员工工作业绩和能力素质的评估来加以判断,因此该类指标一般用于对管理层的行为评估,考察其是否为下属员工的能力提升投入相应的资源、精力,具体应用上可选择员工满意度、培训研讨次数等绩效指标进行评估。

  第二种划分思路:战略发展类、经营目标类和常规管理类

  第二种思路是从绩效指标的目的和对应管理方式分为战略发展类、经营目标类和常规管理类,与第一种思路对比,第二种思路将战略发展类和经营目标进行一定拆分,因此相对而言,其适合多业务或多产品企业的员工绩效指标划分,尽管三种分类会因员工级别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越是高阶的员工,其越是关注公司战略发展,在更长的时间周期内考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其指标的展现形式既可以是结果性指标,也可以是过程性指标;相对中层的员工,则会关注其所负责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其指标展现偏重于结果性指标;而中下层员工则会关注工作的具体开展,其指标展现也偏重于过程控制类指标。

  1)战略发展类

  战略发展类一般用于对企业的战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活动的考核,其关注的核心是当前业务的能力加强或未来业务的前期准备,其指标既可以是结果性指标,也可以是过程性指标,例如公司层面的新产品研发、新产线建设、新市场开拓等,这类业务活动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至为重要,但其成长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需要投入相对较多的资源、精力,该类指标一般由企业的中高阶员工承担,中基层员工只侧重于在任务推进过程中的工作配合,企业管理者做好战略发展类指标与经营目标类指标之间的平衡,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是企业在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平衡,是企业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的平衡。

  2)经营目标类

  经营目标类一般是对企业当前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衡量,主要衡量当前企业或者各业务板块经营的质量,一般以结果性指标为主,例如年度收入、质量合格率等,该类指标的设置一般不宜过多,而应以几个能够衡量最终结果的指标为主,对该类指标的评价相对容易,一般会在年初明确结果计算规则以便于后期的评估。

  3)常规管理类

  常规管理类主要用于对常规管理活动的衡量,对于企业的中基层员工而言,其工作过程相对受限且不容易产出便于衡量的工作成果,因此对该类员工一般会采用常规管理类指标,该类指标以过程控制类指标为主,更多是考察、评估被评估者对各类流程、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例如制度执行情况、差错率等,设置该类指标的目的是为了被考核者自身、上级或其所在部门的结果性指标的实现,常规管理类指标一般用于监控、强化当前的管理手段。

  第三种划分思路: 战略类、改进类、维持类和跟踪类

  第三种划分思路是综合上述两种思路的主体思想,从指标设置的目的、应用领域和管理方式三个维度综合考虑而分为将员工的最终指标分为战略类、改进类、维持类和跟踪类的。相对而言,这种划分方法可以有较大的适用面,企业指标分类本身而言,从长的周期来看,会沿着战略类-改进类-维持类-跟踪类的大致步骤进行演变。

  1)战略类指标

  战略类指标与第二种思路中的“战略发展类”指标类似,主要用于对与公司战略发展高度相关且公司期望能够有所突破的相关业务活动的考核,该类指标一般需要企业中高层花费较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来完成,且该类指标的实现一般需要企业对外部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可能是与外部资源的协调,例如整合供应链,也可能是对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例如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从企业层面而言,这类指标的实现对企业长期竞争力的维持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企业从战略层面加以考虑,对于与其直接相关的具体员工而言,在该类指标的考核上可以有较大的权重设置。

  2)改进类指标

  改进类指标与第一种思路中的“管理改善类”指标类似,主要是用于对企业战略实现的重大不足之处,企业出于竞争需要而进行改进和提升的,该类指标也要求企业投入较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在一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好同时在其他方面做得达到中上水平时,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该类指标既可能是企业流程、方法、制度、设备设施上的改进,也可以是员工技能的提升,绩效指标的呈现形式既可能是结果性指标,例如库存周转率提高几个点,客户满意度提高几个点等,也可以是过程性指标,例如公司绩效管理系统的优化等。

  3)维持类指标

  维持类指标是对与企业目标实现相关的比较重要的经营管理活动衡量,该类指标所考核的一般是企业内部大量发生的活动,该类活动保证了企业的日常经营,这类指标一般为企业在业界的领先指标,企业要确保这些指标不落后,该类指标的实现一般不需要企业主动投入过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方法,进行一般性的跟进控制即可,该类指标的实现主要靠企业的整体运行系统来保障,具体到员工层面,主要是要求员工按照流程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即可,该类指标的权重一般较小。

  4)跟踪类指标

  跟踪类一般不直接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多为对非常规类工作或保障类工作的考核,一般对其保持跟踪即可,对于该类指标,一般采用只罚不奖的方式进行跟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狂赞狂赞 踩一下踩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MA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