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中战略性控制。随着第三次经济浪潮的到来, 企业往往把包含战略的长期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决策和行为。相应的, 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战略化的集中控制能力。控制不再仅仅是约束行为的工具, 更应成为实现变革的工具。
整体风险化控制。在后工业时期, 企业的文化、公司治理结构、公开化的操作和高透明度的信息支持, 越来越多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果。以战略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应运而生, 成为现代自控制与原始自控制之间最大的差别。
自我引导式控制。内部控制发展史表明内部控制的强化曾为组织变大、变强,走向正规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统一的评价标准,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股份制的组织形式也无法发展壮大起来。推动和引导组织发展应成为内部控制的机制和目标之一。
自发团队型控制。技术革命使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团队的生成加速了内部控制向自控制演化的速度。组织的网络化和虚拟化常常使得高层强制的直接控制失效,而必须代之以战略控制为核心的间接控制;团队内部会采用多样化的控制手段,来自外部的、法律的控制不会产生太大的控制作用,它们可能更多的是设定一种行业规则,对某些危害较大的失控行为进行限制等,而内部自发的、道德的控制则可能更为有效。
“自控制”为核心的战略性整体控制。如果将早期的内部牵制看作一种引导自控制的方法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所说的内部控制更多的是一种“他控制”, 即事先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目标体系, 由外界施加一定的控制参数, 来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