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4-2-21 10:30:21
|
只看该作者
三、匡算分析现金流量表正表的几个重要项目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匡算分析
匡算公式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票据余额-期初应收票据余额)-(期末预付账款余额-期初预付账款余额)]。将该使得数与企业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对比,二者大体一致,说明基本是客观真实的。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项目的分析
关注本项目是银行信贷审查、信用担保审查、提供商业信用等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所谓“现金流”、“第一还款来源”,都能够通过这个项目反映出来。为此,要考察分析企业三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果是连续负值,或者三年平均值是负值(筹建期除外),说明企业已丧失了自我造血功能。银行就不能授信,担保机构不能提供信用担保,企业间不能授予其商业信用额度。
那么怎样来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流量净额”呢?换句话,怎样推断分析该企业经营活动能够产生资产或价值增量呢(即资产增值)?不能纯粹地从现金流角度来分析讨论,需要相对动态和期间的匡算分析。
我们尝试一下简单推算分析法。本案例:200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4万元,200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75万元。两年平均计算现金流量净额产生了:(184+2375)÷2=1280(万元)。需要指出的是:匡算年度数据越多,越接近实际,计算结果越相对准确。
而该企业2003年增量资金的计算应依据下列方式进行,即2003年增量资金=净利润+累计折旧+长(短)期待摊费用摊销额+无形资产摊销额=880万元,而2004年增量资金=514万元。两年合计为1394万元,与平均计算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0万元趋近。这说明该企业两年内财富增加或者说实际增加资金量为1394万元,每年平均增量为697万元。这个数据就是银行进行固定资金贷款的年度还款临界线(这里不考虑增加生产能力而可能增加的利润因素),是流动资金贷款放大倍数的基准额,也是其他授信、担保、商业信用的风险防范及控制的额度保障空间,是对第一还款来源的量化论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