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22年CMA考试资料(视频+题库)2022CMA报名条件

2022年CMA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短信提醒

2022CMA考试大纲题型 

如何开始学习CMA?怎么学习?

CMA管理会计凤夙老师免费入门课来围观啦!
查看: 2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绩效考核是否破坏了组织氛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11: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唐太宗的名句,也为温家宝等当代国家领导人所广为引用。

  绩效考核,正是对于“劳”和“罪”的客观评价,没有考核,就无法办好赏、罚这样的“国家大事”。既然有赏有罚,自然不会令人人满意,因此,我们必须承认,绩效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制造矛盾”的管理方法。假设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于工作目标无论从意识上还是行为上都达到了一致,那就没有必要进行考核;正是由于管理层与执行层、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于绩效目标、执行意义、利益效价等存在认识的不同,才需要绩效考核这一管理工具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绩效考核就是管理当局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开展的、针对执行者或执行组织的设定目标、分解目标、评价目标完成情况并进行动态矫正的管理过程,是以完成组织目标为核心前提的管理活动。我们不可否认、也不应忽视个人(团队)自利性的存在,然而,绩效管理的逻辑是:当组织利益与个人或团队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首先关注和保证组织利益,因为组织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前提。这一逻辑事实上已经把组织、个人放到了天平的两个托盘上,两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组织氛围发生改变几乎是必然结果。

  然而,对于上述结果的反应则截然不同:有人说,由于实施了绩效管理,企业的效率提高了,“大锅饭“的改变了,绩效导向的组织氛围树立起来了,真好!而有人则认为,绩效考核导致大家只盯住考核结果,破坏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消磨了组织的活力和创造性,致使人际关系板结、对立,如天外伺郎所说,绩效主义害了企业!

  究竟孰是孰非?不宜枉下结论,毕竟业务模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一概而论不是一种科学态度,但以下现象我们不能忽视:对于处于行业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成本敏感型的企业,采用了严格考核手段,就能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一分的、宝贵的利润;对于成熟期的企业,采用了严格的考核手段,就能打破一团和气,激活团队,形成业绩导向的企业氛围;对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采用了给予战略的考核模式,就能避免短期导向,引导企业走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任何管理手段的使用,都是以牺牲某些群体、某些时点、某些局部的利益为代价的,绩效管理也不例外。作为准备导入绩效管理的企业,一定要慎重地评估可能带来的影响,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尤其是在绩效考核手段的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以我们所熟悉的“强制分布”为例,要求企业对员工的考核结果按比例划分等级(这也是GE等跨国企业所采用的方法),这一方法的优点是避免了“人情分”和各部门打分松紧程度不一的问题,但也有人提出,当部门的员工都表现出色的时候,一定要评一个“优”或一个“差”不尽合理,导致了关系紧张和“轮流做庄”的现象。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分布的规划和调整:对于人浮于事的企业,我们强调必须有首、末段的比例,以突出奖勤罚懒的导向,为末位淘汰奠定基础;对于组织氛围较积极的企业,我们有时只设立首段比例,强调的是优中选优、更上一层楼;在不强调淘汰的情况下,我们会把“中”和“差”的比例合并,以避免“一定要选最差”所带来的紧张氛围……仅仅一个“强制分布”都有如此多的不同安排,可见绩效考核技术与方法的千差万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狂赞狂赞 踩一下踩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MA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