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了解到,此次推广试点的10个省(市)采用的具体方案仍然是上海方案,所以试点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此前上海交通运输业企业曾出现的税负“不降反升”,这些企业税负增加是由于抵扣链条的不完善,一方面它们要为上游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税并未覆盖到全行业,很多企业并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由此,交通运输业的进项缺少可以用来抵扣发票,上述两重因素叠加导致企业税负增加。
还有一些行业具备自身发展特性,引发的细节问题也需要得到进一步关注。海通证券计算机与通信行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软件企业原来通常适用3%或5%营业税率,营改增后,软件企业适用6%增值税税率。但由于软件企业进项抵扣较少,且服务业务并不享受增值税返还优惠政策,实际税负有可能暂时上升。此外,部分软件企业原本享受地方财政的营业税返还政策,营改增后,优惠政策衔接滞后也会增加实际税负。
对于该担忧,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对记者表示,试点地区的企业,一般来说税负会有所减少,也不排除会有一些微型企业在营改增以后反而感觉负担更重。在此之前,不少地方都是免征营业税或者是设定固定的很少税额,改为增值税以后,很有可能缴纳的钱更多了。对此,他建议,这要求地方上做好营业税减免优惠过渡到增值税的衔接工作。对现行部分营业税免税政策,在改征增值税后继续予以免征。对部分营业税减免税优惠,调整为即征即退政策。对税负增加较多的部分行业,给予了适当的税收优惠。
他进一步认为,即便有些地区税收收入全部归地方,也有可能还是存在税收减少的情况。上海实行了财政补贴,但如果政策推广到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一旦减少将带来极大压力。基于此,胡建议,中央政府还需考虑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全国推广或调整征税体制。
“此前的‘上海经验’表明,提供足够多的进项发票已经成为试点行业想要降低税负的一大羁绊,而这样的尴尬有很大可能性还会在试点地区与行业继续存在。此外,税负的变化可能会对某些行业与产品的销售价格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研究所副所长代鹏也表达了他的顾虑。“对于营改增我们应该持有一个谨慎的态度,并在中长期内对有条件的地区进行逐步推广。在改革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该项改革对哪些行业最为适合,也要发现到底在全国哪些地区适合来开展。”
代鹏同时对记者强调,从企业的角度讲,减税仅仅是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长久来看,也应该保证未来我国整个服务业是建立在自身竞争能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地依靠政府减税或者财政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