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熔盛重工(01101.HK)收购全柴集团看似是一个无风险的套利机会,最终却因收购方的毁约令投资者遭受巨大风险,包括多家机构在内的套利资金被深度套牢。
全柴动力(600218.SH)8月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熔盛重工函件,称因“欧债危机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市场已发生根本变化”,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收购要约申请。目前,双方正协商后续方案及事宜。这场历时16个月的收购令人遗憾的折戟沉沙。
2011年4月,熔盛重工以21.49亿元的投标价购得安徽省全椒县政府持有的全柴集团100%股权,因全柴集团持有全柴动力44.39%的股权,超过30%而触发要约收购,熔盛重工为此向全柴动力其他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书,拟以16.62元/股的价格收购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55 .61%的全柴动力股权,总收购金额为26.19亿元。
该收购事项于2011年8月先后获得商务部和国资委的批复,其中国资委的批复有效期为一年,即2012年8月26日到期。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熔盛重工在收到批复后并未向证监会上报相关材料,并且对收购事项采取明显的拖延态度。
熔盛重工的拖延实属无奈之举。在去年4月购得全柴集团时,全柴动力的股价在20元以上的高位,此后震荡回落,在2012年更是加速下挫。截至上周五,全柴动力股价收于9.02元, 16.62元的要约收购价较市价溢价已高达84.3%。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要约收购后,熔盛重工马上将面临巨额亏损。
在造船行业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熔盛重工的业绩和现金流都处于下滑趋势。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年年攀升,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现金流均为负。熔盛重工在2012年上半年盈利预警公告中称,上半年公司净利润预计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但是就在全柴动力股价跌破要约收购价之后,有大量投资者看上了这一难得的套利机会,多家机构也跻身其中。在一季度的十大流通股东行列,兴全全球视野基金、长江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的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比尔。盖茨基金会都赫然在列,而且都是在一季度新进或增持的,一季度全柴动力最低价为12.63元。此外,还有多家机构从十大流通股东中退出。斩仓退出的资金损失巨大,而仍在“套利”的资金已然被深度套牢。
而在公司经营困境和多重利空消息的打压下,熔盛重工的股价也从2011年4月的7港元暴跌至如今的1.09港元。
面对熔盛重工的拖延和爽约,全柴动力近百股民已向证监会递交信函维权,要求证监会监督收购人依法履行要约收购义务,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并称在与相关监管部门沟通无效的情况下,不排除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全柴集团主营业务为内燃机配套的农机产品、农用汽车等。熔盛重工则由造船起家,后涉海洋工程、工程机械、柴油机等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