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根据普华永道2012年1月13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并购回顾与前瞻》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数量同比增长10%,交易总金额达到429亿美元。
鉴于此,我们建议中国企业在做海外并购可行性研究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效管控海外并购中的税务风险:
1. 了解海外税制,关注当地合规性要求
在选定投资目的地国后,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了解投资目的地国的税制。国际税务环境纷繁复杂,因此中国企业面对国际税务问题时需理性对待,切不可妄下定论,偏信于不实或过时的信息。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国税制一直在发展与进步,很少有国家会常年不对其税制进行修改。这就更要求中国企业不但在海外并购前期,也要在海外并购中后期都时刻关注投资目的地国税制的变化及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风险。
此外,部分中国企业在实施并购时未关注交易本身在当地的税务合规性,完成并购后遭到当地税务机关的稽查,面临巨额的税款补缴。如果企业能在并购前评估并购交易本身的税务影响和合规性要求,那么这笔巨款通常可以在谈判中转嫁给交易出售方,或者也可能通过交易方式的筹划来规避。
2. 进行全面的税务尽职调查
近些年迅速成长的中国企业,希望通过海外并购的途径改变“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的局面,迅速实现品牌、技术等方面的“跨越”。在这种大规模海外并购“旋风”之下,中国企业面临着“买错”的巨大风险。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在并购交易前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税务尽职调查,这样可以对并购目标审阅年度范围内的主要税种税务合规性状况、税务稽查情况、潜在的税务风险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使我国企业在谈判中对相关的税务风险责任进行准确划分,可以通过在协议条款中建立充分收购保障或赔偿保障机制等,避免我国企业为并购目标以往年度的税务历史遗留问题买单。
例如,中国某大型企业在收购完成德国某工业项目后,德国税务机关质疑目标公司合并纳税集团的有效性而征收额外的税款,相关涉税金额巨大。但由于中国企业在并购前进行的税务尽职调查中已发现了该问题,并在股权收购协议中规定由卖方最终承担相关责任,所以避免了自身的损失。由此可见,交易前对并购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税务尽职调查可以大大降低中国企业的潜在风险,有效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3. 选择合适的并购税务架构
如今,跨国并购的外部税务环境日益严峻,各国一方面调整国内企业税负以刺激经济;另一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税务监管和税款征收打击跨国企业的避税行为。
此外,中国的税制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出台了各种反避税政策,也与世界各国包括传统的避税港(如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加强了税务信息交换,即使企业并购交易考虑到了税务筹划,筹划效果也会面临不小的挑战。比如,中国企业会通过离岸公司进行海外并购,但如中国现行税法将有的离岸公司认定为所谓的“受控外国企业”,该企业一旦获得利润,即使未向中国分配,也会视同分配而立即需要在中国纳税。
因此,在通往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国企业应在事先设计合理的税务架构,以全球化思维管理海外并购项目,从而提升海外并购交易价值和运营效益。
“并购+ IPO ”新型初探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为上市公司或者未来有上市计划。例如,分别在香港、纽约和上海三地上市的兖州煤业于2009年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有限公司时,就已向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委员会承诺了其全资子公司兖州煤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未来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