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错失改革良机
中国经济时报:30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选择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十分正确的。但改革的过程也充满了曲折,争议一直存在。回顾最近几年,您怎样评价改革的形势?
魏加宁:我认为,过去5年,最大的教训,就是坐失改革良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了。其实,本应正好借着危机带来的压力,抓住机遇,全面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可遗憾的是,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如何应对增长速度下滑上了,许多重大的基础性改革都没有大的动作。
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看,经过一轮的放松紧缩调控,现在的经济形势仿佛又回到了2009年的状态,增长速度再次快速下滑。怎么办?再搞4万亿投资计划?再搞10万亿天量信贷?显然不行了,财政风险不允许,因为地方政府债务已经一大堆了;金融风险不允许,因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以及民间借贷风险也已经一大堆了。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当前或今后10年,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呢?是财政风险,还是金融风险?
魏加宁:我认为,今后10年,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不改革。不改革,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不改革又会怎么样呢?
魏加宁: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中我们不难得到答案。
首先看日本的教训。我最近刚刚从日本考察存款保险制度回来。一位日本的金融专家告诉我,他们在对日本的金融改革进行反思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日本之所以有今天,经济停滞长达20年之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的金融自由化实行得太晚了。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没有实行国内金融自由化,而是搞 “护送团队”、人为压低利率,结果资源扭曲配置。等到经济增长速度慢下来了以后,才开始推动国内的金融自由化。那时潜在增长速度已经下来了,但是为了追求原来的那种高速度,于是就拼命放松银根,一边放松银根,一边推金融自由化,结果,过剩的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领域,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最终泡沫破裂,泡沫破裂又与人口老龄化重叠在一起,导致日本经济至今一蹶不振。这就是日本的教训。
其次看苏联的教训。苏联解体以来,一直有人把苏联解体、亡党亡国的责任统统归罪于戈尔巴乔夫,认为 “都是改革惹的祸”。其实,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苏联解体,其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戈尔巴乔夫搞改革,而恰恰是由于戈尔巴乔夫之前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长期不改革!使得苏联的体制问题堆积如山,体制基础已经腐烂,结果,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稍有不慎,国家大厦就土崩瓦解。
再看美国的教训。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围绕着其形成原因的争论一直不曾间断,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至少有一点与大萧条是一样的,这就是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迈入新阶段,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相应的体制改革却没有跟上,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革。以美国金融为例,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加快,但是分业监管体制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结果导致监管体制出现漏洞,金融监管严重缺失。与此同时,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却一味地追求短期繁荣,导致泡沫迅速膨胀,这恐怕才是此次金融危机最深层次的根本原因。
最后看中国的经验教训。从教训来看,清朝末年,改革与革命赛跑,起初清政府迟迟不愿意实行改革,结果,等到清政府终于明白了非改革不可的道理时,人家已经不让他改了,革命爆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