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22年CMA考试资料(视频+题库)2022CMA报名条件

2022年CMA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短信提醒

2022CMA考试大纲题型 

如何开始学习CMA?怎么学习?

CMA管理会计凤夙老师免费入门课来围观啦!
查看: 17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率市场化中国进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3:4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自2010年10月20日加息开始以来的首次降息。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这一利率浮动区间的调整尤其引人关注。事实上,在关于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上,政府基本已形成共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前不久还表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不过,业内近期仍存在明显对立的观点,其焦点在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佳突破口。一方观点认为,中国目前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尽早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另一方观点则认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不宜仓促推行,否则可能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中的“化”是一个过程,目前中国处于哪个阶段?我们走了多远?还有多远?第46期五道口议事厅以“利率市场化中国进度”为主题,围绕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下一个突破口以及相关的机制建设进行全面、深度探讨。

  人行6月8日降息:合理VS草率

  实体经济不好,银行利润也不会长久,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徐诺金:我觉得人行这次将利率市场化改革因素推到调控的窗口,是回应了客观经济形势作出的选择,也是很有必要性的,是正确的。对于这次降息,我的看法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首先,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对人行此举感到意外。报纸上、电视上的评论以及股市的反应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不过,此举其实又是在情理之中的。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个经济走势往下走、企业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今年春节后的2月和3月,我们(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到广东、江苏、浙江三地去做调研,回来后就形成一个调研报告,主要内容是企业信心不足、银行信贷有点过紧(在调研中,企业对发展前景不乐观,很没信心),在这一报告里,我们提出应该降息。我个人也写过一篇题为《降息压差》的文章,就是认为应该缩小利差。

  人行此举,也可以说是顺应了民意。一方面是实体经济遭遇困难,另一方面却是银行业利润的大丰收—从前年信贷紧缩之后,信贷市场上资金关系发生变化,银行在政策性利差之外,又采取增加其他中间收费的办法,把融资成本在利差的可计算范围之上又增加了很大一块(去年银行的中间收入在银行利润中占比很高,多则30%、40%多,低则20%多)。把去年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放在一起看,可以看出很大的反差。显然,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实体经济不好,银行利润也不会长久,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舆论对此有各种议论,两会期间各方的批评则达到了高潮。因此,降息压差是很有必要的,就是要调整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和银行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增强实体经济的信心。而为了平息舆论,人行也有必要做出姿势。

  总之,我个人认为,人行这一动作不是来得太早,而是来得太晚了(最佳时机应该在今年春节之后的第一季度,可以及时树立信心。其实,人行的政策工具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其本身取得多大范围内的效果,而在于其窗口预示效应—凸显经济走势,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人行降息,哪怕比例很小,也能给社会、企业一个导向,让企业对其投资前景有一个相应的预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狂赞狂赞 踩一下踩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MA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