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接触过一个实习生,她简直是我所有见过的人里,最“闷葫芦”的一个。
每天,她进办公室时冲大家说一句“早”,下班时打个招呼“要是没什么事我就走了”,除此之外,这一整天待在办公室的时间,她能独自坐在角落一言不发,翻阅资料或者拿着本书全神贯注地阅读。
这样的工作状态很容易得到差评,尤其是在其他实习生恨不得对指导老师贴身紧逼的强烈对比之下,我能感觉到,办公室里的每个人对“闷葫芦”都有一种隐隐的不满。
对“闷葫芦”来说,这样的差评并不公平,因为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就工作本身而言,其实她并没有比其他实习生少做了些什么。唯一的区别是,其他的实习生把领导布置的任务交上去之后,会三番两次地追着问:“怎么样?能过关吗?还需要我怎么改一下?”而她却从来不主动说一句话,除非指导老师走过来告诉她,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似乎也不是。文案几经反复,推翻,重来,再推翻,再重来,她每次都微笑着欣然接受,从不闹脾气使小性,甚至连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别人遇到困难更愿意追着老师请教,而她获取经验的方式是一遍遍翻阅资料,自己从中提炼总结。——你怎么能分辨这两种方式哪个算是工作态度更积极?
当我后来意识到这些的时候,这个“闷葫芦”早已远离了我的生活,并且再不会有机会重逢。说实话,当年我也是给了她差评的,并且给得理直气壮:“一个实习生,怎么能这样?!”直到不久前,和一个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朋友聊天时回顾起这段往事,他听了我的抱怨之后忽然说:“你从来没打算公平地对待她。”
醍醐灌顶。
我发现,“怎么能这样”的不满中其实隐含了一个预设,那就是我们把外向者的方式当成好的、正确的、有效的、唯一的,全然无视与之相反的内向者正在以其他方式默默作出的努力。尽管从结果来看,二者的工作在质量和数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工作态度也无从指摘,但标准的倾斜已经很难让人们心里的天平回到平衡状态。
现在想来,如果当初我可以放下成见,从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方式的角度来对待这个内向的实习生,试着理解她的个性,接纳她的节奏,或许我们的合作会顺利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