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的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资金流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动力。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资金的流动从货币形态到实物形态,再回到货币形态,周而复始,不断运转,实现价值的增值。企业由于经营规模扩大、新业务导入和企业并购等,也都对资金有着巨大需求。
资金流动影响企业的生存质量。合理现金流动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而且可以证明企业的信用和实力。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有的企业虽然账面盈利颇丰,却因现金流量不充沛而倒闭,有的企业虽然年年亏损,却应有足够的现金流量而得以长期生存,最后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资金流量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现金流量信息能帮助投资者看清企业的真实情况,更真实反映企业的投资价值,从而减少投资风险。现金流量充足说明企业经营运转良好,承担风险的能力强,投资者的信心就会增强。
如何有效的改善和提高资金管理。
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企业货币资金由分散管理改为集中管理。成立企业内部资金统一结算中心,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撤消企业所属各单位的外部银行的开户,由结算中心统一在银行开立结算帐户,在结算中心分设收入户和支出户,各项收入(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进收入户,各类支出统一由支出户支付,企业通过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既有效利用闲散资金的周转,也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充分发挥了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使下属单位的资金出入受集团监控之中,减少了盲目贷款的风险,形成由“决策层、管理控制层、核算操作层”的自下而上的循环管理和监控体系。结算中心要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单位货币资金的动态收支状况,实现企业对全部货币资金的管理协调,整体监督控制,合理调度调剂,实现货币资金的动态管理,内部资金按需流动,合理配置。使企业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资金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资金收支预算管理体系。一个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具有十分健全的企业预算制度,是生产经营活动有序的重要保证。资金收支预算只是其中之一,是完善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模式,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中,资金预算管理成为企业各项预算管理的主轴和考量依据,必须做到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科学理财、严格考核,使资金预算成为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核、考核的基本依据。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使企业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成为可能。在企业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以财务信息为中心的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要从薄弱环节入手,首先建立起财务资金管理为核心的内部管理系统,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资金信息时效性差,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通过采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手段统一财务管理软件,使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成为企业各类信息的交汇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是企业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方法的有效载体,也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的必然选择,更是决定经营策略的方向和基础。逐步实现财务信息系统与生产供应、销售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完美结合,即财务与业务管理的一体化,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实施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与完整。由于国有企业存在所有权结构单一,所有者缺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形同虚设,诸如此类现象造成资金流动监管不力。要强化企业集团对其参股或控股子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和控制,需要寻找一种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而经营者又对所有者负责任的体制。可实行企业财务委派制和加强内部审计两种手段。委派的财务人员业务能力较高,既要站在企业经营利益上,又要考虑所有者权益,使二者达到统一,强化事前、事中的监督,确保企业内统一的财务政策的有效运行,提高资金的管理和运用,防止资产流失。内部审计不能只停留在事后追究审计,必须提高内部审计水平和监督力度,不仅要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的真实性进行审计,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在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的过程性进行审计和监督,把更多精力放在管理流程审计,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正常和资金安全防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