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在中国社会流行多年,这样的社会风气造就了大批钻研数理化的技术型人才。结果,优秀的技术人才通过清华大学这个跳板,都去了美国发挥技术长项了;而一般的技术人才留在了政府、企业,进行着所谓的技术创新(抄袭)。企业更是将经营的重中之重放在研发、科研、专利上,认为这才是企业竞争永恒的法宝。
自由市场体系企业竞争的核心已经发生了六次转变:
1.1900-1920年,技术研发、专利推动发展的阶段。
2.1920-1940年,大规模生产普及,流水线作业是核心竞争力。
3.1940-1960年的人力资本阶段,恢复人的自主能力,灵活性为主要竞争武器。
4.1960-1980年,市场营销兴起,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在广告、渠道和促销上。
5.1980-2000年,企业兼并重组、管理模式、领导力强化等成为企业彼此抗衡的武器。
6.2000年以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核心动力。
多数中国企业仍然停留在技术研发、专利推动的阶段,真是一种悲哀和遗憾。难关五:激情容易能力难
企业内部大会往往是这样的场面:领导激昂振奋,员工也如同打了鸡血,口号震天。企业外聘的培训也是如此,不断引领员工高喊口号。激情运动一浪接一浪,一波又一波。
是不是中国企业的管理层只会做煽动激情这一件事呢?要知道激情维持的时间是短暂的,真正能够支持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是员工的能力而不是激情。激情会掩盖许多能力的不足,能力强的员工不需要动不动喊口号来表决心,而是靠真正的实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