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今年是绝大多数“90后”毕业生初入职场的一年,“90后”的登场意味着一个崭新的职场时代的开启。
“90后”身上一直以来就被贴以非主流、叛逆等各种标榜个性的标签,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否与职场老人们和睦相处?他们的就业观怎么样?他们如何扮演自己的职场角色?看看本报为你勾勒的烟台“90后”职场面面观。
微博找工作 不走寻常路
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喜欢玩微博。但同样是玩微博,“80后”与“90后”的迷恋程度相去甚远。
“买了盒牛奶”、“吃了根棒棒糖”、“拍死了只蚊子”、“高跟鞋很磨脚”……身为“80后”的小咏说,实在看不惯“90后”的舍友小薇这样发微博,也搞不懂为什么屁大点事儿,也要传微博。
小薇说,她曾在微博上发布求职信息,有几个单位提供了合适的岗位,但是面试时,小薇连珠炮似的问题把招聘单位问倒了。“问了一些有关工资待遇、带薪休假、五险一金的问题,还问了点请假流程、法定假日双倍工资、对员工是否有惩罚制度等20多个问题。”说起这事,小薇引以为傲。
像小薇这样的“90后”微博控不在少数,他们何时何地也不忘微博,微博求职、微博销售、微博现场、微博交友等,当他们把更多时间花在微博上时,微博也在发挥着它的优势。
求职素描
工作像相亲 一定慢慢挑
对于结束的大学生活,生于1991年的赵雪,并没有太多留恋。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上学期间,赵雪上课全看心情,偶尔想起来,就去上一节课,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宿舍里玩电脑,睡美容觉。赵雪的成绩一直不好不坏,对未来也没有太多想法。
当记者问赵雪“将来想干什么”时,她反问道:“工作迟早会有,你不觉得想得太多会很累吗?”她说她还小,玩两年再说。
在赵雪看来,找工作就像找男朋友,“是人生大事,得慢慢挑。”
像赵雪一样,有这种想法的“90后”大学生不在少数。他们不急于工作,主张慢慢来,也不知道想要干什么,逛很多次招聘会,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马上工作,有的“90后”父母一直鼓励他们考研,还拿当年的生活经历教育他们:“现在家里不缺你的工资,读几年研究生再工作也不迟,哪像我们小时候,高中刚毕业就得上班,挣钱养家。”
职场着色
不为五斗米折腰
顺着感觉找工作
“钱不是最重要的,开心就好。”近日,在火车站附近一酒吧领舞的阿K说。
阿K生于1990年,是鲁东大学一名大四学生,今年6月正式毕业。“爸妈已经把我的职业规划好了,只要我照着走就可以了。”阿K说,但这与他想要的生活不一样。
在阿K看来,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生活最值得追求。“经常在电影里看到很多酒吧的场景,我感觉那很有意思,萌生了当领舞的想法。”阿K说,当他将这个大胆的想法告诉舍友时,舍友都表示很惊讶。但阿K坚持认为:“喜欢是一种感觉,找工作应该顺着感觉走。”
阿K说,他为他自己做的决定和敢于实现决定的勇气而骄傲。当阿K的父母得知他在酒吧领舞时,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但是阿K认为,家里条件尚好,父母月薪6000多元,家里不缺钱,他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其实,阿K所说的“感觉”可以理解为“90后”说的“兴趣”。现在面临毕业的“90后”,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凭感觉找工作:有的想从义乌进货摆摊,成立自己的公司;也有学新闻专业的,到了毕业时突然间对营养师很感兴趣。
看到差距不自满
他很想回炉深造
孙涌举手投足间显得很成熟,完全不像“90后”。生于1991年的孙涌是名正宗的“90后”毕业生,现在任职于位于黄务的宏远氧业有限公司。
小孙在校期间获得不少荣誉,曾任院学生会主席。“大学里的辉煌已经告一段落,新的征程已经开始了,内心充满忐忑和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