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摩托车行业发展一直坚挺向上。2004年后,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各大品牌的市场表现和市场反应激烈动荡、充满变数。价格、政策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加上各地的限摩以及禁摩法令纷纷出台,行业利润大幅缩水,摩托车企业亏损面上升。
1、城市市场大幅衰缩
全国近170多个大、中城市发以环保和安全等理由,停止给摩托车上牌或者对摩托车使用提出更加来历的限制条件,使得销量减少,同时也使城市摩托车市场过早地进入了“衰退期”。
2、竞争激烈,市场混乱。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过剩的生产能力,不少企业采取低价倾销,导致无序竞争步步升级,国有、民营、合资,重庆、江浙、广东等板块互相拼杀,品牌战、价格战、广告战、服务战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另一方面,外企不断涌入,抢建技术中心、零部件采购中心和产品出口基地,欲借用我国摩企的种种优势和便利条件,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与国产摩托车展开竞争扩大份额,侵蚀我国市场。
3,替代品的强烈瓜分
近几年表现最为强劲的就是电动车对踏板车和弯梁车市场份额的抢夺,使得摩托车消费群体出现了分流。由于电动车消费环境十分宽松,不用上牌、使用方便、便宜、不用考驾照、能进入市区等因素,是促成一些踏板车、弯梁车的潜在消费者选择购买电动车的主要原因。同时,虽然电动车经营利润低,但是上量多、资金周转快,所以各级市场除摩托车商家经营电动车外,还存在大量的单独电动车经营网络。
另外由于摩托车过重对农村市场的依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大量的农村轻壮年都外出务工,而农村留守群体更器重三轮车的生产实用性,使得两轮摩托车的使用人群进一步分流。在一些陪嫁物品中有送摩托车传统的市场,现在改为送一辆三轮车和电动车的风气非常盛行。
4、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摩托车车型种类约1.5万种,但很多实际上是一种原型车的翻版和复制。简单重复,千车一面,水平一般是我国摩托车品种的特点,真正个性且能作为企业标志性的产品屈指可数。对于高端产品,特别是大排量的产品几乎是空白。自主开发能力差,自主知识产权严重缺乏。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投入科研的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在5.5%-10%,而我国仅占1%,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5、政策的限制、收费名目繁多
目前,摩托车税费过高,企业和用户负担过重,企业和用户除了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外,还要交纳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有的地区摩托车税费甚至超过了摩托车本身的价格,这使不少潜在的用户感到摩托车买得起养不起,只能望摩兴叹,从而导致人为地限制了摩托车的消费,加剧了市场竞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