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最大效益。
科学审定预算目标 防患于未然
科学审定预算目标,是构筑效益性财政建设的第一道防线。为了把“畸形”、“病胎”项目提前扼杀,榆林市财政局把准全市经济建设“命门”,每年年初召开有预算、国库、经建等21个相关科室参加的市级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联席会议,研究市直部门上报的绩效目标,寻找项目编制的“可疑点”、消除项目申报的“虚高点”、预测项目实施的“风险点”,确保预算项目的科学性。
2011年和2012年,在两次召开联席会议过程中,有的同志对23个预算项目的可行性产生意见分歧。市财政局便组织织参加会议的同志到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研判,终于达成了共识,使23个差点被判“ 死刑”的预算项目起“死”回生。
据了解,两年来,通过联席会议集体“会诊”,榆林市共调整取消部门单位申请安排项目354个,资金额达165亿元,涉及部门单位11 1个,调整取消的项目资金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根据财力重新安排急需项目52个,安排资金51亿元,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俊媳妇不怕见公婆。”由于科学编制预算项目,榆林市财政局连续两年提交到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480个预算项目,都顺利通过,而且没有一个“人情项目”、“权力项目”以及“攻关项目”。
追踪执行过程监督 化解风险苗头
对预算项目执行情况的追踪监督,是提高项目绩效水平的第二道防线。针对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改变项目用途、缩减项目规模、延长项目工期,甚至骗取、挪用、侵占项目资金的腐败问题,榆林市财政局始终用“挑刺的目光”紧盯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专在“鸡蛋里挑骨头”。
为了防止监督工作走过场,榆林市财政局在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坚持严把人员、量化、纪律、责任“四道”关口,避免了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成为“聋子耳朵——样子货”。
在监督检查的方法环节中,榆林市财政局要求各监督检查小组自觉做到五个必须:必须查阅账务资料;必须实地察看项目;必须走访受益单位和群众;必须把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实施单位;必须追究项目实施单位更改项目用途等违规违纪行为的责任。
2011至2012年,榆林市财政局组织监督检查小组先后进行了两次集中检查,发现项目执行情况总体比较规范,执行优良率达到94%以上。所有项目资金,没有一例投诉举报。
奖优罚劣 频给经济发展加力
注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奖优罚劣机制,预算绩效管理才能激活“一江春水”,扬鞭“万马奔腾”。
据了解,榆林市财政局将项目绩效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档次,然后进行相对应的预算奖励与惩罚。市气象局201 0年实施人工增雨项目,全年增加降水2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2000 多万元,被评价为良好档次。在2011年预算安排时,财政局奖励性地增加了700多万元预算资金。而对2011年绩效评价结果定为不合格的五个实施单一项目单位,该局在2012年安排预算资金时,不再对其进行新的投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