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2022年CMA考试资料(视频+题库)2022CMA报名条件

2022年CMA报名、考试、查分 免费短信提醒

2022CMA考试大纲题型 

如何开始学习CMA?怎么学习?

CMA管理会计凤夙老师免费入门课来围观啦!
查看: 14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科生物CFO资金妙招:变中求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4: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7月22日,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生物”)拿到了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水针)及新增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的临床批文。前者是在其主要在售品种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冻干粉针)的基础上研发的新剂型,目前国内只有长春高新在生产销售;而后者是作为生长激素领域的新增适应症获批,此前生长激素在国内仅被批准用于烧伤和矮小症。

       受此消息的影响,当日收盘前,安科生物股价出现大幅拉升,收盘报每股18.85元,涨3.91%。

       2009年安科生物成为中国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之一。2013年一季度,安科生物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55万元,比去年同期的659万元增长105%。对于这样的成绩,安科生物财务负责人汪永斌进行了解释,“主要原因是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30.7%,同时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

       唯稳是道

       汪永斌表示,上市给安科生物带来了更大的平台,融资渠道更为广泛。公司上市前主要还是以银行借贷为主,也有过向内部骨干人员增资扩股、争取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上市后,空间就大多了,比如今年5月份所做的一期股权激励方案,向内部骨干员工定向增发限制性股权,实现对员工的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留住优秀员工的同时,也为公司募集了一笔资金。”

       与此同时,上市也给公司的发展注射了一针助推剂。根据安科生物7月8日发布的201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预计增长18%~30%,扣非后净利润增长44%~59%。

       “稳健”一直是安科生物发展的关键词。上市四年,安科生物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每年都保持20%左右的增长。进入资本市场,并购变得相对容易。“但我们并购很谨慎,一步走错就回不来了”汪永斌笑言。

       安科生物的业绩增长几乎都是内生性的,上市之后没有大的并购活动,两次重要的收购活动都在上市之前。2001年收购原安庆余良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基于拓展产品种类的考量。余良卿狗皮膏药是中药保护品种,安科生物在其出现经营困难的时候出手,开始分散“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2002年再次出手收购以生产化学合成药为主的原铜陵恒益药业有限公司,至此安科生物建立起“生物制药+中药+化药”的完整产品网络。而在上市之后,仅仅在2010年以1000万元左右的低成本购入原浙江福韦药业有限公司。如今中药余良卿品牌已成安科生物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此汪永斌表示,“安科生物并不是反对并购,只是要等合适的时机和产品。”

       如今在上市四年之后,安科生物提出了“百年安科,百亿安科”的“安科梦”。汪永斌强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后安科生物将继续拓展盈利空间,并希望先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让市值达到100亿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狂赞狂赞 踩一下踩一下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4:08:24 | 只看该作者
      掌控风险

       安科生物最初以生物制药起家,目前已逐步建立起涵盖了生物制品、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和诊断试剂等几大品类的立体产品结构。除生物制品、诊断试剂外,其他业务版块分别由安科余良卿(安庆)、安科恒益(铜陵)和安科福韦(浙江)三家全资子公司承担。

       对于汪永斌来说,不同的产品,财务管控的重点也不同。“比如化学合成药,因为毛利率低,就必须讲究成本控制;中药的控制点在市场费用和应收账款。”汪永斌这样细分对主要产品的管控重点。

       作为集团CFO,他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实现对子公司的有效管控。安科生物所有三家子公司,均为全资收购的形式归入母公司。总部和子公司原有的财务人员如何协调?据汪永斌介绍,安科生物的做法是总部派出关键管理岗位,同时有内部审计的流程。汪永斌介绍道,“我会定期和子公司联系,甚至保持每天联系,每季度也会有子公司工作汇报会议。”市场财务是安科生物人数最多的财务体系,除了总部和子公司,每个办事处也都设有专门的市场财务岗位。汪永斌坦言,“现在的财务人员有四十人,集团希望通过财务共享等手段使财务管理更精简和高效。”
 
       生物制药行业历来有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研发特点。对于安科生物这样的创新型企业而言,对研发的财务管控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控制研发环节的风险并不容易,因为研发的失败几乎没有什么共性的因素,基本上每一次失败都是个案。“一个新的药品可能要经过10年的时间才能推出,时间上就耗不起。我们以前也有失败的研发经历。”汪永斌这样描述道,“对研发的管控方面,我们的第一关就是产品立项。要把握住产品方向,考察市场接受程度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为了保持技术的前瞻性,安科生物也采取多重渠道和欧美等市场充分沟通。新药研发投入大,审批严格,“我们曾报过一个项目,一放就没影儿了”。对比之下汪永斌更认可人才引进的方式,研究人的课题有进展的时候再决定大规模投入,以分成的形式和引进人才共享研究成果。“和欧美相比,国内的生物制药技术差距还很大,我们尽可能去走在前面。”汪永斌如是说。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4:09:29 | 只看该作者
       针对用药时间长的病症是安科生物的研发思路之一。安科生物早期的两大主力产品干扰素和生长激素全部具备此特点。“针对重病症和长期病症的药物研发肯定时间久、投入大,但药企始终是要讲社会责任的”,汪永斌说。安科生物未来将布局如下产品板块:抗病毒领域的肝病板块;生殖、生长发育与抗衰老领域的儿科、妇科等板块;止痛领域的外用贴膏、止痛药物和大健康板块;抗肿瘤领域板块等。

       随“境”应变

       自2009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开启新一轮医改路线图,到2013年7月24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公布,不断深化的医改对药企而言是个利好因素。新医改不断加大对农村医疗的保障力度,二三线城市和农村正成为不断扩容中的市场主力,尤其是对于化学合成药和中药而言。“市场确实是放大了,但竞争也不容小视,甚至可以用惨烈形容”汪永斌感慨地说。中国药企数量众多,价格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在化学合成药领域更为明显,“还有低于成本价的定价”汪永斌寄望于随着医改的深入和市场整顿力度的加大改善这种市场现状。

       减少流通环节、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推进流通领域的价格管制、实施出厂价的调查和备案、药品招标上下左右联动等医改大背景下,药企的营销渠道转型势在必行。安科生物目前最主要的渠道还是选择有优势的医药公司,“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知道最强的医药公司是哪些”汪永斌说,“我们会从一个医药公司对医院的覆盖率和影响力、信誉度、是否能提供好的服务平台,甚至在招投标过程中是否能提供帮助等方面去考察”。安科生物也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海外客户群联系,但还没有构建正式的电商渠道。这和国家对“处方药不得在网上销售”的管理规定有关,安科生物产品以处方药为主,但在国内,处方药通过电商销售几乎已成业内公开秘密。在各种有序或无序的竞争中,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合理营销渠道,将成为安科生物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
 

       灵活掌握政策变化,以获得财务收益,是汪永斌津津乐道的经验之一。按照我国优惠增值税政策,生物制药生产企业可以自主选择6%或17%的税率。2010年8月份之前,其母公司增值税采用6%和17%两种税率并行的方式。“经营流通环节的下游客户税率是17%,所以如果我们选择6%,客户肯定不同意;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时候这个增值税优惠政策是无法兑现的。”提到当时的情况,汪永斌也颇为无奈。除了医药公司这样的流通企业,安科生物也直接面向完全不用考虑税率问题的医院客户。“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客户,选择了两种税率并行的方式,”汪永斌说,“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我们6%税率的业务越来越少,2010年9月1日起公司主动申请放弃增值税优惠政策,增值税税率变更为17%。”根据我国法律,企业在36个月内不得变更计税方法。放弃增值税优惠政策,选择17%税率后,公司增值税税负反而有所下降。

       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药品经营企业销售生物制品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又称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0号文),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可以选择简易办法按照生物制品销售额和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这样就打通了我们和下游客户间关于税率的关节”汪永斌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随着36个月17%计税方式的到期,安科生物终于可以畅通无阻的享受6%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作为生产企业,我们可以选择6%征收率,而作为医药流通经营企业,下游客户现在可以选择3%的征收率,整个产业链共享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这是共赢的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MA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