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标题: 绩效:银行不得设时点规模考评指标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会计    时间: 2012-7-12 08:50
标题: 绩效:银行不得设时点规模考评指标
直指银行不规范经营、无序竞争的病根,银监会治本之策终于出炉。

昨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银监会日前下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下称《考评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制定稳健的绩效考评目标和具体指标。

该知情人士还称,监管层认为,我国银行业近年来绩效考评机制仍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规范经营和无序竞争。

事实上,早在2010年,银监会曾发布《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下称《薪酬指引》),发挥薪酬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控中的导向作用。而从实践来看,绩效考评是稳健薪酬的基础。此次《考评指引》的出炉,与《薪酬指引》一道,被赋予了改进银行公司治理,消除不规范经营和无序竞争的重任。

五类考核指标

经营效益只居其一

“银监会出台这一《考评指引》,其实已经酝酿多时。”上述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称,早在今年5月初的银监系统内部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还曾吹过风。

“绩效考评不够科学,经营导向存在偏差。”尚福林在上述会议上要求,银行结合本行的发展战略、竞争定位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合理确定经营计划和考评办法,防止出现业务发展年年加速、绩效指标层层加码、各级员工人人加压的现象,从源头上杜绝各类不规范经营和不合理收费。

果不其然,一个多月后,上述《考评指引》,即告出台。

“在银监会看来,不合理收费和附加条件问题归根到底与不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直接相关。”上述知情人士还称,举例而言,比如浮利分费(即将利息化为费用收取,变相提高利率),由于总行考核中间业务收入,分支机构就把一部分上浮利率的收入转为财务顾问费。

实际上,这种做法完全属于人为调整收入结构,不仅没有增加银行的收入总量,反而因为未提供实质性服务而被客户认为是不合理收费,损害了银行声誉。

根据此次新下发的《考评指引》,上述现象有望杜绝。

《考评指引》要求,绩效考评应当体现监管要求,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经营和有序竞争,培养合规文化,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考评指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指标应包括五大类:合规经营类指标、风险管理类指标、经营效益类指标、发展转型类指标、社会责任类指标。

“经营效益类指标仅是五大类指标中的一类。此外,经营效益类指标项下,银行还应当以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为核心,确定合理的分值和权重。”知情人士称,银行还应充分考虑资产期限及风险延期暴露等因素,降低中长期资产收益对经营效益类指标的贡献度。

“对于以贷转存、以贷收费和转嫁成本等不规范经营的考评对象,应当调低发展转型类指标的考评得分。”上述《考评指引》还特别规定,社会责任类指标中应包括服务质量和公平对待消费者等。

在今年年初,银监会整顿银行不合理收费的浪潮中,曾提出了银行经营“七不准”要求,即不准以贷转存、不准存贷挂钩、不准以贷收费等。

遏制银行冲动

禁设时点性规模指标

“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在设置考评指标、确定考评标准和分解考评指标时,应当符合审慎经营和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原则。”《考评指引》还要求,不设立时点性规模考评指标。

从决策逻辑链条看,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规模考评指标的规定,针对银行时点冲动的用意明显。

长期以来,银行考核指标中,以时点指标为主,这就造成了基层行屡禁不止的时点冲动:例如,每到月末、季末,银行存款规模出现激增。这种考核机制,人为地放大了银行体系、以及信贷、货币市场的波动。

“为控制银行的时点冲动,银监会还曾推出了日均存贷比指标,即从原来只针对月末、季末等时点考核,调整为监测银行月末以及日均的存贷比情况。”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称,这一指标执行起来难度很大,银行仍多以时点数考核居多。

一位长三角地区国有大行人士则表示,对基层行,以及基层业务人员的考核,目前是时点数与平均数相结合。例如,考核会对每天的存款有要求,月末的存款数亦有要求。

此外,上述《考评指引》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设定没有具体目标值、单纯以市场份额或市场排名为要求的考评指标。

“银行对于自己的市场地位十分看重。或明或暗,上级行都会对下级行的市场份额、市场排名有要求。”上述地方银监局人士称,银行在评估自身地位时也喜欢以市场份额来说话。

而另一位沿海地区股份制银行人士称,在地方分行,以份额论英雄的情况十分普遍。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在四大行的序列里排名竞争;股份行则在股份制银行的圈子里比排名。

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银行的这种比较也有一定道理。当前,银行业同质化严重,衡量银行实力的最好标准依然是存款、贷款规模。

而根据监管层的设想,银行的绩效考评应当以发展战略为导向,以经营计划为目标,实现差异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均衡性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欢迎光临 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https://bbs.chinacm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