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标题: 职场高利润区的转移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会计    时间: 2012-6-20 15:30
标题: 职场高利润区的转移
       2000年前后,遭遇天花板之痛的吴士宏、王树彤和李汉生分别离开光环中的微软、思科和惠普,在第一波互联网创业浪潮中选择了TCL、卓越网和北大方正。尽管从今天的标准来看,这几个选择并不算是成功,但当时却引发了一场渐成规模的外企高管跳槽热潮。事实上,曾经号称“亚洲第一CFO”的韩颖早在1998年6月就从惠普中国区财务总监的位置上跳槽亚信出任CFO,只不过由于当时本土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法律环境与今天相去甚远,其并未引发更多的追随者。

  如今,外企的财务高管流向“pre-IPO”民营企业的声势渐为浩大。与那些口头上标榜追求理想的外企CEO的“下海”相比,大多是低调加盟的外企CFO们的选择则现实得多——更丰厚的物质回报(包括现金和股票期权)、更强势的参与决策权力、更自由发展的平台和更大的成就感。

  无可辩驳的是,外企曾经一度是本土CFO们最高的“职场利润区”。从知名出版人、号称“名门痞女”的洪晃的外企经历即可窥一斑见全豹。1986年,25岁的洪晃已是德国金属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年薪高达7万美元。用洪晃的话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会儿,这种薪水都可以买大楼了。”

  一家主要服务于跨国公司的猎头机构表示,近两年来,来自民营企业的业务量比例在公司中有明显上升,而这其中对CFO 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很多pre-IPO的民营企业急需有既了解本国市场,又拥有海外资本市场经验的CFO。而实际上,这样的现成人才在本土非常稀缺。”通常,出身名校、经过 “四大”历练、拥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具备和华尔街投行或者金融机构沟通的经验,有完整领导整个IPO过程的经验,可以称得上是候选人的“完美简历”。“他们会为‘关键的人’付出‘关键的代价’。”

  对此,有着一张纯正的欧美面孔的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CFO Donal Breen也不无心动地表示,加入一家快速成长的中国本土企业是非常令人兴奋的经历,那些pre-IPO的公司会非常有吸引力,“这是个快速实现财富梦想的机会。”

  当然,“精神致富”也是CFO们奔赴资本市场的重要动力之一。现任威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关长虹,2002年全程参与了威发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有机会接触了一般在外企的本土财务高管不容易触及的资本运作。这一切都让她觉得“很过瘾”。在“过来人”关长虹看来,“虽然这和从银行争取一笔贷款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都是在融资,只不过渠道不同而已。但毕竟这是一次不同以往和企业内部打交道的经历,需要和资本市场、投资人沟通的技巧和经验。没有经历过资本运作,对财务来说总还是好像少了点什么。”

  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同性质企业在财务体系上所表现出的差异主要来自管理和经营理念。以财务为例,外企更强调经营和管理理念、更注重制度化和效率。财务要和业务、公司战略相匹配。这些正是当下已经步入规范的民营企业急需的。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的人在洞察力、工作效率和接受的信息量上都比在其他企业中会多很多。培养出来的职业经理人在国际化视野和思维能力上更有优势。

  “虽然民营企业希望找到‘现成的’ CFO,而本土财务经理人受大环境所限,大多数人资本市场经验不足,并不一定完全符合这些想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的企业的要求,但毕竟经过外企熏陶的财务经理人通常系统性、条理性非常好,专业扎实,对财务体系的每个模块都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做事更加规范、严谨,学习能力和潜力都很好,对企业来说转变成合适人选的‘成本’更低。”智联招聘猎头部资深顾问闵卫红表示。

  因此,面对正蓄势待发的民营企业提供的平台和机会,以及具备能够实现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上的自我价值的可能时,“为之所动”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实际上,我们采访过的大多数加入pre-IPO公司的CFO都有着类似的想法,诸如华视传媒CFO刘丹、汇源果汁CFO吴育强、航美传媒CFO杨嘉宏




欢迎光临 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https://bbs.chinacm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