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标题: 2018年CMA注册管理会计师报名条件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兄弟永垂不朽    时间: 2017-12-19 18:15
标题: 2018年CMA注册管理会计师报名条件是什么?
    CMA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新一代财务管理者的国际认证,被誉为全球财务管理者的职业典范,国际财会领域的黄金标准,被全球180多个国家所认可。CMA认证专注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以“财务支持战略决策,战略融于财务管理”为理念,帮助财务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被业内人士称为全球财会领域的Mini-MBA。


    由于管理会计师CMA超高的含金量和实用性,使得每个考季都有很多人报名,其中有不少非财务人员。目前,IMA官方协会公布了2018年管理会计师CMA考试时间,分别为4月14日、7月28日和11月10日。当然了,如果你要报考CMA的话,还需要满足2018年管理会计师CMA报考条件才行,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管理会计师CMA考试报名条件非常简单,满足以下任意一条即可:


    1、持有教育部认可的三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


    2、持有教育部认可的学士学位证书


    3、持有教育部认可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博士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


    4、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证的CPA、国家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认证的中高级会计职称证书、ACCA的全面合格会员符合CMA学士学位的教育要求


    管理会计师CMA考试报名条件虽然简单,但是仍需注意两点内容:


    第一、本科以上包含本科的考生要想报考管理会计师CMA必须持有学位证书。


    第二、通过全部CMA考试的考生要想取证CMA,必须拥有连续两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如果没有,可以在通过考试后的7年之内去完成。也就是说考生的成绩会被保存7年,超过期限成绩将会被自动注销。


    管理会计师CMA的含金量和实践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家在报考管理会计师CMA之前必须注意几点内容,详情如下:


    ①管理会计师CMA设置有中英文两种考试,每年都有三次考试机会。就拿2018年来说,中文考试时间为4月14日、7月28日、11月10日;英文考试时间为1-2月、5-6月、9-10月。CMA中文考试采用的笔试,英文考试采取的机考。参加CMA英文考试的考生一定要注意时间,尽量提前报考,以免发生机位不够的情况发生。


    ②参加管理会计师CMA中文考试的考生在做论述题的时候,要注意字迹工整、段落分明、逻辑清晰等内容,不要因为卷面问题而无谓扣分;


    ③管理会计师CMA每科都有100道选择题和2道论述题,要想在4个小时的答题时间里完成如此大的题量,就必须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比如选择题可以充分利用扫三遍法、排除法、分析法等。


    ④管理会计师CMA考试难度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是管理会计师CMA考试当中最低、最基本的级别,它主要是为了考察考生的回忆事实和理解原则性题目,但是它们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入尘封的历史当中了。


    B级是管理会计师CMA考试当中难度适中的级别,它要求考生能将材料应用到新情况当中以及分析信息或将信息分解成组成目标的能力。这类考题虽然更适合中国考生的报考,但是也随着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难度的提升而作古。


    C级是管理会计师CMA考试当中难度最大、也最具挑战性的级别,它要求考生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估,要求能够按照明确的目的、能够对具有既定目标的材料价值进行判断、要求能够评估、推论、支持、对比、解释和总结信息。C级是当下的CMA考试遵从的考试难度,也是未来的主流。虽然C级考题增加了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含金量,但是也给考生带来了很大的考试难度。


   



    关于高顿财经


    高顿作为国内知名的CMA人才培训基地,自2009年以来,就开展管理会计领域合作研究以及相关课程研发,推动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作为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IMA协会官方授权机构,蝉联了IMA中国区管理会计贡献大奖,高顿设有国内知名CMA教研团队,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成立管理会计研究所,拥有全面、科学的管理会计CMA课程体系。


    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会计师CMA考试网(http://www.chinacma.org/),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CMA考试相关信息,可以关注中国管理会计CMA考试网,或者关注高顿CMA微信号ID:gaoduncma,随时为你提供CMA考试资讯!






欢迎光临 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https://bbs.chinacm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