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标题: 加快完善高校预算管理机制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会计    时间: 2012-6-7 09:15
标题: 加快完善高校预算管理机制
    一个庞大的教育机构,每年的教育经费、研究经费、硬件投入及日常支出都是巨大、繁杂而琐碎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加快发展,以财政拨款为主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急需改革。然而,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却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预算没有数据基础,向政府申请财政拨款时完全依靠经验主义。

  在许多高校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众多:科技投入重研究轻应用、重科研论文轻推广应用、重投入轻产出,长期科研活动形成的科技成果很大部分不能从反映学校经济活动状况的财务报表和资料中体现出来;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注重资金的时间价值,将大多资金存放在银行中,获取细微的银行利息;重复购置资产、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库存管理无科学性。观念上长期存在的重核算轻管理,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轻筹资、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的现象,使得财务管理体制落后于高校发展需要。

  高校预算管理机制也不完善,目前高校预算普遍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财政布置的部门预算与学校内部综合预算不一致,学校需做两次预算。从时间上看,部门预算在预算年度的上一年9月开始编制,经过“两上两下”,最后在预算当年1月的省人代会通过下发预算控制数。而内部预算是在预算当年由学校财务部门于2月开始编制,通过多次研究、商量,最后在4月前通过学校党委会研究通过后,下发校内各部门的预算;从范围上看,部门预算是学校的“大”预算,范围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预算外资金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其他收入等。而内部预算只包括全校教育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支和其他收入中学校可支配部分,属于学院或部门的那部分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二是预算的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难以作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的评价。三是预算执行中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






欢迎光临 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https://bbs.chinacm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