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标题: 阿里巴巴的内控危机始于董事会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会计    时间: 2012-6-6 13:02
标题: 阿里巴巴的内控危机始于董事会
       第一,阿里巴巴内部控制的最高管理机构为上市公司董事会

  按照国家内部控制管理规范的要求,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管理机构,而阿里巴巴董事会也成立了审核委员会等四大委员会,主要负责协助董事会就财务报告程序、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提供独立意见,并强调审核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以检讨财务报告、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事宜,阿里巴巴从内部也明确了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管理thldl.org.cn的责任。

  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是B2B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有三个阶段,即交易机会,交易确认和交易执行。阿里巴巴主要是做交易机会的,交易机会中最为关键是交易信息与诚信问题,所以诚信问题是阿里巴巴的重大控制点,事关公司生存的风险点没有管理好,两年之后才发现,董事会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阿里巴巴发展战略的选择导致了本次危机的产生

  阿里巴巴2007年11月成功上市以来,主要借助最大规模的供给信息,通过会员服务、开展企业信用认证、关键字竞争搜索收费是阿里巴巴的主要盈利模式。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阿里巴巴率先抛出“过冬论”,股价也跌倒最低(见图一)。为提升客户数量,2008年11月,在“中国供应商”体系下推出了一款低价产品出口通,该产品刚推出的价格是1.98万元,而此前中国供应商的价格为5万元人民币。受此政策影响,2009年中国供应商数量增长123%,净增用户大约53000个,增加收入10.5亿人民币,同年阿里巴巴营业利润10.7亿人民币,如果没有这个因素的影响,阿里巴巴的很可能会陷入亏损(主要财务数据见表一)。正是因为董事会的决策,该降价举措才帮助阿里巴巴渡过了金融危机,也为今天的诚信危机埋下伏笔。

  第三,董事会针对重大风险没有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在公司发展面临危机时,董事会做出一些战略性决策,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是高明之举,这样一个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必须经过全方位的评估,信用风险也必将受到最多关注,从结果来看,阿里巴巴的董事会没有采取有效的针对性举措。董事会完全可以责成经营层加强对这类的客户信用审查,以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为原则,以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指派专人进行抽查,进而防止这类欺诈的发生,同时借助审核委员会定期听取这类客户风险发展的趋势评估报告,并采取针对性举措来进行控制。而不是两年后当3.15晚会主题被确定后的公关秀。






欢迎光临 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https://bbs.chinacm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