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标题: 绩效管理中的“软因素”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会计    时间: 2012-8-6 10:28
标题: 绩效管理中的“软因素”
       一、绩效计划——承诺

  绩效计划的制定主要依据的是组织战略目标及阶段目标、各个部门目标、个人目标,方法是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目的是达成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这种绩效计划不但融入了组织的要求、团队的要求,还融入了个人的要求,明确了员工在考核期内所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制定绩效计划的过程,实质就是公司目标、期望和要求的压力传递过程,同时也是牵引工作前进的关键。通过绩效目标的有效牵引使企业、部门和员工向一个方向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要制定出有效的绩效计划,从而合理、适度的传导目标压力,关键一步就是要完成企业、部门、个人之间对于绩效计划承诺的一致性。所以,在绩效计划的制定阶段,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参与到计划的制定中来,与管理者一起对绩效计划进行充分的讨论、沟通,形成一致性的看法,也就是让员工和管理者针对绩效计划,达成一种认同、共识,作出一种公开承诺,将组织目标内化为个人目标,这对绩效计划后续阶段的执行、发挥员工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有着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

  有效承诺的关键则在于管理者和员工两者之间良好的双向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提出要求,员工认可签字,而是要针对员工上一期的绩效表现,结合现阶段的部门目标,依据员工岗位职责、在充分收集制定计划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地点的基础上,管理者与员工就本考核期内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考核的标准、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以及员工对工作存在的疑惑、将会遇到的困难、及管理者应提供的必要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使双方就绩效计划达成一致。

  当然,绩效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坚持SMART原则,即目标是具体、可衡量、可达成、与工作相关的以及对目标实现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它的制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双方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达成一种双赢的“妥协”,从而为下一阶段的绩效实施提供必要的准备。

  二、绩效实施——教练员

  绩效实施是绩效管理工作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计划的完成有赖于绩效实施阶段的执行,而它的执行情况,又决定了绩效评估的可靠性。它是绩效管理工作中持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决不仅仅是公平公正的进行评估,最主要的是要在工作中不断为员工提供辅导、咨询、协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等工作,从而实现管理者从“法官”向“教练员”角色的转变,员工也从消极的旁观者转换为积极的参与者。







欢迎光临 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https://bbs.chinacm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