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标题:
华视传媒的财务悬疑
[打印本页]
作者:
管理会计
时间:
2012-7-24 08:52
标题:
华视传媒的财务悬疑
代理模式所带来的媒体成本高企,直接引发了华视传媒的资金链紧绷。而知情人士透露说,最近备受关注的华视传媒与其股东橡树资本和戈壁投资之间的法律纠纷,其真正起因也是因为华视传媒现金流的不足。
2009年10月,华视传媒决定以1.6亿美元收购拥有众多城市地铁业务的数码媒体集团(DMG),在第一期支付1亿美元之后,在2011年年底和2012年再支付两笔共6000万美元。“早在华视传媒与两个股东交恶的数月之前,华视传媒曾主动与橡树资本和戈壁投资提出过延期支付收购款的要求。”上述知情人士介绍说,当时是2011年7、8月间,华视传媒账上现金足以支付收购款,但一直到2011年11月付款期限已过,华视传媒依然没有支付。
而到了同年12月,华视传媒“突然”以橡树资本和戈壁投资财务造假为由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虽然诉讼请求未被法院采纳,但实际上的效果却让账款的支付延期了半年。
更令人担心的是,华视传媒的账面现金甚至马上就将出现枯竭。财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华视传媒账面现金共7589万美元,而如果其中6000万美元因与橡树资本和戈壁投资的法律纠纷被冻结,加上一季度2000多万美元的亏损,华视传媒将陷入现金枯竭的窘境。
在一位长期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士看来,实际上,华视传媒现金流的紧张早在这一起法律纠纷之前就已经明显。2010年,华视传媒一次性撇开了8910万美元的坏账,而这一次计提让2010年全年华视传媒的净利润大幅亏损。
“这些坏账都来源于之前收购的广告公司相关的应收账款。”知情人士指出,华视传媒在上市之前曾收购了6家小型广告公司,这些广告公司的收入也做进了华视传媒的账上,“但这些收入最终都成为了应收账款,上市三年之后,这些应收账款不能再持续下去,因此只能做坏账处理。”
上述财务人士认为,这一手法存在很明显的做账嫌疑,“华视传媒的应收账款周期是186天,而分众的是86天,巴士在线近50天,这说明华视传媒的账期明显不合理。”
2010年年初,华视传媒股价曾经一度暴跌,当时投资圈内疯传美国证监会对华视传媒进行调查,而王焱解释说,当时只是美国证监会对于每一家公司每三年一次的例行检查。
如果说华视方面的解释真实,那么一次常规的美国证监会例行检查,竟然被“演绎”成针对华视传媒业绩造假的调查,投资圈对于华视的信任危机可见一斑。而根据本报的了解,美国证监会并没有王焱所说的这种例行检查。“从这几年华视传媒的账务处理来看,接下来的亏损难免。”上述财务人士认为,“华视传媒的应收账款高得离奇,2010年撇开8910万美元的坏账之后,至今还有5802万美元的应收账款,从之前的财务痕迹上判断,这些应收账款作为坏账被计提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
henanmeijia.com
时间:
2012-7-27 10:08
谢谢你啊,好帖子不顶不行
欢迎光临 cma论坛|中国最大的管理会计互动社区!我们关注CMA,关注中国的管理会计发展 (https://bbs.chinacma.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